2025-05-13 09:49:18 综合 612
著名古文字学家、古文献学家、宁波历史学家,籍巨第八、星陨九、痛悼十届全国政协委员,宁波第六、籍巨七、星陨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,痛悼复旦大学文科杰出教授、宁波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先生,籍巨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1时45分,星陨在上海新华医院逝世,痛悼终年90岁。宁波
裘锡圭先生祖籍浙江宁波,1935年6月生于上海。1952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,1960年研究生毕业。曾参与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、云梦秦简、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出土文献。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导。200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。
《光明日报》曾用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评价裘锡圭先生的治学精神。他在古文字学的不少领域,诸如甲骨学、金文、战国文字、简牍、帛书等方面都颇有造诣。此外,在历史学、考古学和语言学等方面也很有研究。出版的著作有《文字学概要》《古文字论集》《古代文史研究新探》《裘锡圭自选集》等及论文多篇。其中《文字学概要》多年来一直作为中文系教材,是必读书目。
他曾为效实中学校庆题词祝福
效实中学百年校庆时,裘先生题词祝福母校:“深切感谢在我的少年时代给我打下良好智识基础的母校——效实中学。”效实“求适”的理念,也许就是照在裘先生少年时代的那束光芒,成为其投身文字研究并取得卓著成就的动力之源,也成为了效实人追求品质教育的行动风标。
他被誉为“当代中国古文字学研究第一人”
“我虽然已退休多年,但蒙学校领导和中心同仁不弃,还能和大家一块儿从事科研工作,这让我很高兴。我希望能在中心同仁的大力支持下,如期完成我所参加的《老子》注释项目,也希望中心今后不断发展,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。”
2025年3月29日,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日。90岁高龄的复旦文科杰出教授、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对中心发展寄语。
古文字学,是一门识读甲骨文、金文等古文字,同时借助古文字材料研究语言、文献、历史的学科,因门槛高、培养周期长、出成果难,被视为“冷门绝学”。
“如果没有文字,人们对古代的了解将如长夜一般。”现在的中心主任刘钊这样形容。
被誉为“当代中国古文字学研究第一人”的裘锡圭先生,正是这样一位“划破长夜”的引路者。
裘锡圭创建了中心,也是中心的学术核心、精神领袖,他在甲骨学、金文、战国文字、简牍、帛书等多个古文字学领域均有深入研究。他对不少长期困扰甲骨学者的“疑字”“难字”进行了解说,并将文字研究与历史、考古、语言学等多领域知识结合起来,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,推动甲骨学研究的发展,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社会的理解。
20世纪70年代初,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、帛画、简牍等珍贵文物,举世震惊。其中,有字简帛文献达五十余种,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。2014年,由裘锡圭主编,湖南博物院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的《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》对这批珍贵资料作了系统整理与注释。
在书本的编纂过程中,裘锡圭带领中心全体教师,以6年的心血倾注于一书,将这一学术工程推向新的高度。《集成》的问世,对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,同时催生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。
“裘先生的学风对后辈的影响很深。”刘钊说。因长年伏案工作,裘锡圭饱受眼疾困扰,90岁高龄的他,尽管精力大不如前,但依旧每天工作2至3小时。他实事求是、对己严格、对人公平的治学态度及“字斟句酌”的严谨学风对后辈们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编辑、一审:孙灵洁 二审:朱从谷 三审:王润
北京:“致敬先烈仰望崇高”少先队员为英烈站岗活动举办
北京石景山:加强燃气安全专项检查
铁拳行动|山西“春季护苗”行动 守护学生安全消费
广西:“空天地”协作 让“问题”化肥无处遁形
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
大兴调查研究|聚焦三大问题 海南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管理
“铁拳”行动 | 广西查处一批冒伪劣化肥典型案例
计量专家解企业“心病”
宁波高速部分路段持续大流量,这些景区停车场已饱和
制止餐饮浪费|北京公布第三批典型案例
珀莱雅旗下公司广告违法被罚
聚焦茶叶过度包装 | 专项执法检查 整治“过度奢华”
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
黑龙江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
深圳大学创业服务站挂牌
2023年江西省市场监管科技活动周启动
“五一”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!这些方向还能“捡漏”
西安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政策资助奖补机制
离子选择电极的应用(四)
浙江德清开展“世界计量日”系列活动
国家通报!赶紧删,很多人手机里有!
江西切实做好“强降雨”受灾地区价格监管
江苏南京:夜查食品安全
浙江杭州:亚运知识产权保护“从娃娃抓起”